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风采展示 专题专栏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焦点图片

退役军人罗阳:与时间赛跑的科研之路

日期: 2020-11-24
字体:

    穿着军用皮鞋,系着军用腰带,拿着奖杯、奖牌,面对镜头,挺胸抬头、笑容灿烂……日前,重庆退役军人罗阳的“超快速血型检测系统”项目,在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上荣获创新团队组“一等奖”。

在此之前,罗阳已获得诸多荣誉:“国家特支计划”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、首批重庆英才·创新领军人才、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……面对这些荣誉,罗阳不骄不躁,他说:“一切过往,皆为序章。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,未来仍需努力。”

其实,无论是在过去、还是现在,罗阳一直很努力。努力地钻研检验医学,努力地走好科研路。

回望来时路,罗阳也一直都在与时间赛跑。

    2002年,罗阳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临床检验诊断专业,攻读硕士学位。期间,他把时间和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实验研究当中,宿舍,也搬到了实验室。

    没日没夜地做实验,脑子里全是数据和方案。一次次失败、思考、重组、再建,遇到问题不退缩,就算失败也不放弃。熟悉他的人这样评价他:“罗阳很拼,做科研可以用‘玩命’来形容。”

一路拼搏、一路前行。凭着这股拼劲,罗阳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,并继续攻读博士。还曾担任西南医院野战医疗所医技保障组组长,参与了多次抗震救灾行动;也曾是我国首批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的队员,获得了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。

“科研的魅力在于,陷进去就出不来了,它让你更加笃定,更加拼命地往前冲。”2017年,罗阳退出现役,担任重庆大学的教授、博导,也依然很“拼”。无论是带领团队研发出的血型快速检测试剂,还是发现纳米级石墨烯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杀死细菌,抑或研发出量子点生物检测试剂等,常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,累了就拉开行军床躺一会儿,饿了就订个盒饭快速扒拉几口。

“做科研也和临床救治一样,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。”罗阳和团队争分夺秒做实验、搞研究,有了重大突破——首创30秒“染料法”血型快检系统,速度较传统技术提升60倍,改写了血型检测技术历史:不受环境限制,方法操作简便,准确性100%;获国家发明专利3件,被美国输血协会评为输血和细胞治疗领域最大突破之一。

“我是一名党员,也是一名退役军人,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,为国家效力。”今年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罗阳第一时间响应号召,利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,在学术、产品和科普宣传上尽己所能——

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冠病毒超敏核酸检测试剂盒,较现有技术提升了100倍以上;研发的“掌上”新冠病毒检测仪,只有手机大小,重量不足500克,却可以在8分钟之内完成新冠病毒抗体的快速检测;成立“罗阳教授科普工作室”,推出“乐佳帮”微信公众号,每日为中小学生开展内容丰富的讲座,推送疫情防控知识。

“军用皮鞋、军用腰带两样元素,是我初心不变的标配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‘牢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,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在人生的不同阶段、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、活出精彩人生。’所以即便脱下军装,也要保持军人作风。”站在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领奖台上,罗阳言语坚定、初心如磐,他说,一日戎装一生兵,在未来,会继续像军人一样去拼搏、去战斗,奋力夺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。


(参考信息来源:七一客户端中国退役军人



——新闻链接——

获奖项目简介



    国际首创30秒“染料法”血型快检系统,速度较传统技术提升60倍,操作简便,准确性达100%。获国家发明专利3件,相关研究发表于Science子刊封面,并被Science报道。被美国输血协会评为输血和细胞治疗领域最大突破之一。获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,有望改写血型检测技术历史。


返回顶部